自动化创新理论的实践必须正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2025/4/1 20:48:19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过程控制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tech/6020.html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焦虑,因为社会技术在飞速进步。我们还没有搞明白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然后就是数字孪生和大数据,现在则是全面AI。但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AI并不是新的技术。人工智能和控制论几乎同时被大师们提出,发展历程也比较曲折。在一些基础条件很好、运行和管理水平很高的头部企业进行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有很多中小企业也提出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规划,但是当深入到一个个具体的工厂时,其实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建设都没有完成。在一些中小规模的流程工业中,不仅仅是有自控回路性能不好的问题,而是就算是设计了控制回路,但是还是不能投用的问题。更不要说不合理的控制方案和明显的控制方案缺失了。


有人认为搞自动化提升,就是要买设备、换仪表、更新系统。对操作知识自动化和PID参数整定知之甚少。仍然持有“自动没有手动稳”的观点。甚至就算是物料平衡的液位控制,也要靠操作工的手动操作。而且就算是在一个集团内部,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不同装置的自动化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现在,还有化工企业不仅仅没有用过串级控制,甚至都不知道有串级控制等复杂控制方案。就算是有复杂控制方案,往往因为不理解也只能手动操作。


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补短板的工作。有的工厂,对先进控制根本不理解,只听说了这个概念,就决定要上先进控制。其实就算是想在这些装置上实施先进控制,意义也不大,更不要说创新技术应用了。不了解企业的发展阶段,不能通过努力,不断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升人员素质、充分发挥控制资产的潜力,就不可能取得用户的认可。


在现场做各种项目,必须采取从底层一级一级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首先帮助客户解决工艺设备改进、PID参数整定、控制方案设计等基础工作,才有高级技术应用的机会。否则高级技术的应用效果就是未筑基的高楼。实际上仅仅是解决底层的基础问题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ID基础控制有问题的工厂不是很少,而是仍然很多。“客户不是要买电钻,而是要买墙上的那个洞。”


任何技术,都有应用的边界和适用范围,去现场重要的是,灵活应用简单技术解决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创新应用新技术,是可以不考虑成本的,但是一旦要在工业上推广应用,就必须强调成本和效率,要更强调创造性用简单技术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方法。要开拓创新就要允许失败,工程创新要遵循工程方法的基本逻辑。


“企业需要清醒认识到,大模型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需要精心适配的新型生产工具。唯有正视现实鸿沟,重构技术、数据、方法、组织的底层基础,才能让工业智能化突破理想主义的迷雾,真正驶向价值创造的彼岸”。


理论的热点是一波又一波,现场的问题还是老样子。要想把创新理论种在工业现场这片沃土,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必须正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找到跨越理想和现实之间鸿沟的技术路径。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决心、勇气和智慧。企业要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调整,要重视生产过程和管理运营的自动化工作,要重视自动化人才培养。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