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探讨过程控制方案中的四个原理:工艺原理、设备原理、操作原理和控制原理。理解并确保这四个原理的一致性,对于实现整个控制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1、工艺原理是核心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工艺原理。工艺原理是整个过程的起点和核心,它确定了我们最原初的生产目的。例如,用蒸汽通过再沸器加热塔底物料,工艺原理就是利用蒸汽热量释放,将塔釜物料加热到所要求的温度并保持稳定。这一目标是整个操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后续设计和实施的指引。
2、设备原理的关键性
再看设备原理。设备原理关乎设备的结构和工作机制。对于上述例子中的再沸器,其可能是管式换热器,通过蒸汽在管内流动进行换热;也可能是浸没式的,依靠换热面积的改变以及蒸汽的冷凝相变热来实现热量传递。不同的结构和工作机制决定了设备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只有充分了解设备原理,我们才能理解并确保其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3、操作原理的重要性
操作原理则聚焦于操作人员如何运行设备以达成设备的功能和效率,从而完成工艺的目的要求。在加热塔底物料的场景中,操作工需要决定是通过改变蒸汽流量阀位来调节热量输入,还是变动冷凝水阀以改变换热面积来实现热量传递的控制。正确的操作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工艺目标的实现,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4、控制原理的适配性
最后是控制原理。控制原理旨在将人的正确操作设备方式,借助DCS或其他自控仪表系统进行固化,实现自动操作,原则上是一个服从工艺目的工具。在我们的例子中,关键是要搞清楚哪个阀或单元对目标变量存在单值因果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嵌入到控制仪表系统中。同时,还需要考虑参数的配合问题,确保符合闭环稳定性条件,保证因果的单值性以及对不同干扰的适应能力。
5、工艺、设备、操作和控制的一致性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四个原理的一致性,我们再以一个塔分离不同组分的过程为例。工艺原理确定了我们要实现不同组分的有效分离;设备原理则涉及到塔的类型、内部结构和填料等;操作原理包括如何调整进料量、温度-压力、回流比等操作参数;控制原理则是通过自动化系统精准控制这些参数,以应对各种干扰,保证分离效果的稳定和优化。
6、三类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三类:
①设备原理和工艺原理不一致
这一般出现于新工艺装置开车后才发现的。比如结晶器大小和结构不合理,造成产品质量出问题。这类问题往往需要做技术改造。最近几年在企业中新材料生产中,特别是很多工艺,在从中试放大到生产规模化后,质量问题大多是这类问题。
②操作原理和设备原理不一致
这种情况大多出现于缺乏对设备原理不了解,特别是对设备优化条件没有进行研究和测试,长期处于高能耗运行和亚健康运行,新装置加上缺乏有经验的操作工和工程师,在新企业里问题比较严重。也有的老企业,很少和外界交流,多年都自以为是地运行在非优化状态,也不少见。
③控制策略和操作原理不一致
长期不能投入自控,不懂得从控制方案分析和改正问题,或者把问题归于仪表和工艺,长期运行于手动状态,习以为常。能耗、安全、质量问题都是常态。这类问题很普遍,在老装置和新装置都很常见。
7、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工艺原理、设备原理、操作原理和控制原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只有当这四个原理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我们才能设计出合理、高效、稳定且安全的过程控制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大家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深入研究每个环节,加强同业技术交流,互相学习。积极学习数据分析方法,大胆尝试新技术,以先进理念指导精益运行,使我们的工艺过程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作者:冯恩波博士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