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空中客车公司(Airbus)与达索系统(Dassault Systèmes)联合宣布,双方将进一步扩大战略合作,广泛部署达索的虚拟双胞胎(Virtual Twin)技术,支持其下一代航空航天项目,包括未来商用飞机的设计、工程仿真、制造规划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此次合作框架下,空客将在更大范围内部署达索的3DEXPERIENCE平台,用于提升跨部门协作、加强虚拟仿真能力、优化制造流程,并实现数字与物理世界的实时联动。官方声明强调,此举是为了加速新飞机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并支撑更加灵活、高效的制造运营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空客此前在部分设计制造环节使用过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如Teamcenter、NX、Simcenter),但此次核心系统的选择上,达索最终击败了西门子,成为空客未来技术战略中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一决策引发了业内对达索与西门子在大型工程项目解决方案竞争力差异的广泛关注。
二、达索与西门子解决方案的核心区别分析
1、技术理念差异:虚拟双胞胎VS数字孪生
①达索系统(Dassault Systèmes)提出的“虚拟双胞胎(Virtual Twin)”概念,强调不仅在设计阶段建立虚拟模型,还要在产品制造、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内,实时同步虚拟与现实的变化,形成动态反馈闭环。这种方式可以让企业在产品尚未交付之前就能验证运营性能,大大降低试错成本,提高开发质量。
②西门子(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则以“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为核心,更多强调在特定阶段(如设计孪生、制造孪生、性能孪生)分别建立数字模型。虽然覆盖面广,但各阶段之间的实时性、动态闭环程度略逊于达索的“虚拟双胞胎”战略。
总结:在空客这种需要多系统复杂协同、要求全生命周期透明可控的超大型项目中,达索的技术理念更符合其长期战略需求。
2、平台架构差异:统一体验VS模块拼接
①达索的3DEXPERIENCE平台
采用统一架构设计,从3D CAD设计(CATIA)、虚拟仿真(SIMULIA)、项目协同(ENOVIA)到制造运营(DELMIA)全部基于同一数据库、同一界面风格,数据流动自然流畅,用户体验一致性高。
②西门子的Xcelerator组合
包括多个独立发展的软件组件,如NX(设计)、Simcenter(仿真)、Teamcenter(PLM)、Opcenter(制造运营管理)。虽然通过开放API进行了整合,但底层逻辑与数据模型各自独立,用户在不同阶段间需要适配和切换,集成复杂度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总结:达索一体化平台能够大幅降低项目数据碎片化风险,提高协同开发效率,而西门子更适合需要分阶段部署、逐步扩展的企业环境。
3、应用重心差异:前端创新VS后端制造
①达索更擅长产品概念开发、系统建模、虚拟验证,尤其在复杂系统(如飞机、卫星、医疗设备)前端创新领域优势明显。达索的SIMULIA仿真技术能够进行复杂的多物理场协同仿真(热、流体、力学、电磁兼顾),更适合创新型项目。
②西门子则在制造工程、生产自动化和工厂管理方面拥有强大能力,如Opcenter MES、TIA Portal自动化平台,使得它在离散制造、电子制造、汽车生产领域具有极高竞争力。
总结:空客此次项目的目标是产品定义与创新突破,因此选择了更擅长前端设计和系统仿真的达索。
4、行业积累与合作基础差异
①达索与空客合作历史悠久。从A300到A350项目,达索的CATIA一直是空客主要的三维设计平台。双方在项目管理流程、数据规范、合作文化上已有深度磨合,合作信任基础牢固。
②西门子虽然近年来进入航空航天领域,但传统优势领域是汽车、机械制造、电子产业。在航空航天项目的定制化服务能力、行业经验积累相对较少。
总结:长期的默契与行业经验使得达索在此次竞争中占据了天然优势。
三、达索与西门子核心对比表

四、达索与西门子核心优势对比
总结分析空中客车选择达索而非西门子,根本反映了未来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①越来越重视产品与运营的一体化设计。
②趋向于统一平台、减少数据孤岛与流程割裂。
③需要供应商在特定行业有深厚的应用经验和合作默契。
达索凭借其对虚拟双胞胎理念的长期坚持、平台一体化优势以及与空客长期合作的积累,在此次竞争中胜出。而对于西门子而言,虽然在制造端依然具有强大能力,但未来若想在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继续拓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前端创新能力与平台级整合体验,同时深化行业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五、西门子未来的调整方向与改进建议
虽然西门子在此次空客新一代项目竞标中失利,但从整体来看,西门子依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供应商之一。要在未来高端制造行业重新获得优势,西门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加强:
1、加强平台一体化,打破模块界限
当前西门子的Xcelerator平台虽然开放性好,但依然存在模块拼接感,特别是NX、Teamcenter、Simcenter、Opcenter等软件,底层数据模型不完全统一,导致用户在跨系统操作时体验不连贯,集成成本较高。
未来建议:
①加快核心产品的数据模型统一,推动各模块底层架构深度整合。
②优化用户界面一致性,提升跨模块操作的流畅性与智能化程度。
③建立统一的虚拟双胞胎数据主线,打通设计-仿真-制造-运营各阶段的数据流,减少割裂感。
2、提升系统级虚拟仿真与多学科建模能力与达索的SIMULIA相比,西门子的Simcenter目前在多物理场协同仿真、复杂系统级建模(MBSE)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未来大型项目越来越需要跨学科综合仿真(结构+流体+电磁+控制系统联合仿真),西门子需要进一步增强这一能力。
未来建议:
①加大对Simcenter的研发投入,尤其在系统工程(MBSE)、控制系统仿真、虚拟调试等领域加强功能。
②加强与NX、Teamcenter的深度集成,使仿真驱动设计(Simulation Driven Design)更加自然融入开发流程。
③发展端到端的虚拟测试环境,支持从概念设计到虚拟认证的全过程闭环。
3、深化虚拟双胞胎理念,超越传统数字孪生
目前西门子的“数字孪生”概念更强调制造优化和性能验证,缺乏达索那种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闭环特性。面对未来需求,西门子需要将数字孪生战略升级为真正的动态虚拟双胞胎。
未来建议:
①不仅建模设计阶段,更要延伸到生产、维护、升级阶段的实时同步。
②强化虚实融合(Virtual-Physical Integration),打通IoT实时数据与虚拟模型的双向更新机制。
③推出行业定制化虚拟双胞胎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航空航天、能源、医疗等高端行业。
4、增强行业化深耕与客户协作机制
达索能够成功拿下空客,背后是多年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共同创新、联合开发项目的积累。西门子在传统制造业的行业渗透度高,但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行业化能力尚有不足。
未来建议:
①加强与关键客户的联合创新项目(Joint Innovation Program),提前介入客户下一代项目概念阶段。
②积极参与航空航天行业标准制定(如ARINC, ASD S1000D等),提升话语权。
③建设针对航空航天的专业解决方案团队,从销售到实施提供端到端的行业专属服务。
5、注重品牌战略与技术生态塑造
在高端制造领域,客户不仅关注功能,还看重技术供应商的长期演进战略与行业影响力。达索通过“虚拟双胞胎体验(Virtual Twin Experience)”不断塑造未来愿景,这在品牌感知上有巨大优势。
未来建议:
①重塑Xcelerator品牌叙事,将其不仅定位为“模块组合”,而是作为面向未来工业的统一智能平台。
②构建开放合作生态,吸引更多第三方应用在西门子平台上创新扩展(类似达索的Marketplace战略)。
③加强在未来工业趋势(如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智能运营)上的技术布局与宣传。
六、总结
此次空中客车选择达索系统而非西门子,是一次典型的高端制造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重新评估的案例。它揭示了行业客户对技术供应商的新要求-不仅是功能强大,更要平台统一、体验流畅、理念先进、行业经验丰富。
对于西门子而言,这次失利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但也是一次机遇。只要能够在平台整合、系统仿真、虚拟双胞胎深化、行业定制化与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强化,未来仍然有机会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端行业重建竞争优势,甚至引领新一轮工业数字化革命。
作者:上海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