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先有智慧,再谈美德

2023/3/5 18:10:5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community/4708.html

脱离智慧的美德,未必是真正的美德。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与人为善、吃亏是福,但世上却不乏“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的故事。我们经常主张长期主义、赞扬十年磨一剑,却不乏一条道走到黑、执迷不悟的例子。其实,好的行为往往要有个好的前提。


“高尚”往往首先是“自损”。所以,做这种事情的前提,是要有做事的智慧。比如,帮助别人是善事,但前提是能够保护自己;信任别人是美德,但前提却是要有识人之明。当我们决定长期坚守一个方向时,需要认真判断它的价值和发展前途,还要适时做战术上的调整。


笔者相信善有善报。“善有善报”是个概率现象:好人往往能够更加容易地得到别人的帮助。“行善”其实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会拒绝“举手之劳”的善事;知道关心别人,能用礼貌和善意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能铭记别人帮助和贡献,让别人愿意帮助你;不误导和欺骗别人,让别人相信你;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在力所能的前提下主持正义、不要在乎鸡毛蒜皮的损失。


这其实就是刘备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长期主义的前提,是投入一个值得长期投入的事业。笔者博士毕业时,有4家单位愿意接收我:1家小型民企年薪12万;两家通信企业年薪5-7万;宝钢当时承诺的是月薪2400。我当时选择宝钢的原因,就是在乎发展前途:民企的平台太小、缺少发挥空间;通信企业是去编程,容易“吃青春饭”;宝钢给的钱虽然少,但容易长期积累知识、知识也不容易被淘汰。


回想起来,大多数工业领域都是值得长期坚守的领域。


过去从事创新工作时,听到太多像柯达胶卷、CRT电视这类的例子,总是担心行业被颠覆。现在想来,这样的案例其实并不是很多。如果着眼于整个工业体系,是极为特殊的情况。在传统工业行业,有些所谓“革命性”的变化(如汽车的电动化、炼钢转炉化),其实也是局部的改变。


相反,集成电路、飞机发动机、高端材料、飞机高铁、医疗器械等各种高科技,以及钢铁、石化、汽车等典型的大工业都是长期积累、不断改进的结果。在高新科技领域,我们国家之所以在这些领域落后了、被别人卡脖子了,本质原因是持续改进的能力弱。


另外,在食品、服装、家具等领域,虽然产品和销售方式在不断翻新,但生产技术也是持续改进的。由此我想到: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数字化技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支持持续改进(包括创新)。


持续改进是现代工业的特点所决定的。现代工业追求极限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极限质量、效率的关键,往往是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可靠。实现安全、稳定、可靠的手段是标准化,而标准靠管理和控制来维持。用数字化技术切入标准的管理与控制,提升安全、稳定、可靠的程度,是支持持续改进的基本逻辑。


笔者把控制论的本质归结为信息感知、决策和执行的统一。从控制论的角度看,提升安全、稳定、可靠性的本质,就是尽快发现问题、做出科学决策、及时处理问题。在这个逻辑中,“问题”的本质是“异常”。所谓的“异常”,就是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正常”的范围是可以用标准来规范。这样,控制论就与“标准”挂钩了。


进一步,决策和执行的过程,是人类知识的数字化。计算机用这些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决策和执行过程的标准化。事实上,人类劳动往往是难以规范的工作,而计算机管理或控制的作用,就是消除这些不规范、提高标准化程度。用计算机进行管控,不仅可以做到标准执行“不走样”,还能把复杂的操控过程标准化。计算机把每一个细节做好、防止每一个细节的失误,其实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总之,用数字化的手段,用于现代工业的管控问题,提升企业持续改进的能力。通过持续改进,可以“积跬步以致千里”、可以“量变到质变”。这种做法的可操作性很好,是现代工业的通用做法。过去这样,未来还是这样,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