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仿真本身并不是技术

2022/11/3 1:40:3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community/4545.html

笔者90年数学系本科毕业后,转到了化工系。当时笔者在的教研室叫做“化工仿真教研室”。这样算来,笔者和仿真的缘分已经有32年了。笔者知道仿真的意义重大,但越来越多地发现:很多人把仿真搞偏了。在笔者看来,仿真本身并不是技术,用仿真技术解决具体问题才是技术。

多年前,有人搞了个工厂关键设备的仿真。项目负责人说:我也不知道某个零件仿真怎么做,就把任务直接交给教授了。听到这句话,笔者就知道他走偏了:仿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的。问题不同,对仿真的要求就不一样。你作为项目负责人,没有把仿真的目的和要求说清楚,怎么能交给别人呢?比如,如果只是想给外行展示生产过程,用动画展示运行逻辑就可以了,对精度没啥要求;如果用仿真的办法判断设备会不会损坏,主要是仿真受力,误差10%也没有问题;要测算设备的加工精度,就可能需要考虑热变形,1%的误差也难以容忍;如果要用仿真估算设备的寿命,要考虑的情况就更多了、问题也更复杂了。但是,人们往往不懂装懂。有一次,有位高级领导像模像样地听取汇报。他问项目的负责人:仿真的精度有多少呢?得到的回答是85%。领导煞有介事地说:如果能提高到90%就好了。笔者当时就想:高级领导怎么也这样啊!

用户要的是“洞”,用户要的不是钻头
 
李开复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用户要求的是洞、用户要的不是钻头。仿真技术其实就是一个“钻头”。用户可能需要在纸上打洞,也可能是在土地上、木头上、岩石上、金属上、玻璃上打洞,洞口的直径可能是0.1mm,也可能是10米。打的洞不一样、用的钻头也是不一样的、需要的技术也不一样。你的钻头或许非常好,能在金属、玻璃上打洞。但这样的钻头用在隧道上就不合适了。同样,我们不能说某个仿真技术好不好,关键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


“技术”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实际问题,需求才能提清楚、才能对仿真提出指标性的要求,才能判断仿真是不是合适。离开具体问题,仿真本质上不是技术。类似的观点不仅适合仿真。有些评委在评价别人的项目时,会煞有介事地问:有没有用机器自学习啊?有没有用人工智能啊?有没有用数字孪生啊?如果专家的这些问题没有和具体的问题结合起来,往往体现了他的“砖家”水平。

仪表圈/作者:郭朝晖,工业自动化博士、教授级高工,专注于工业数字化转型及技术创新研究领域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