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1958年组建的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

2022/8/19 17:45:4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community/4397.html

1956年,上海仪器仪表科学研究所(简称:仪表所)成立,科研人员很少,据说只有22人。1958年,为了满足仪表所的发展需要,在王良楣总工程师倡议下,仪表所写报告给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在上海高校招生中招收高中毕业生,委托有关学校与本所合作培养,毕业后全部返所工作,国家很快批复同意。仪表所委派当时的人事科长张忠寿和人事科周忠方负责招生,在1958年的高考招生中选招了四十名学生,组建了一个班,名称为“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此名取自当时本所办的一本杂志名“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

仪表所将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委托给上海机械专科学校培养,一切经费,包括学生吃住,全由仪表所支付。教师由学校和仪表所共同承担,基础课由学校承担,专业课由仪表所承担。班主任由仪表所委派,第一任班主任由所人事科的周忠方老师担任,1960年他调往北京后,改由所人事科邵全毅老师担任。


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四十名学生是:王克璐、王兆青、王以文、朱建、史荣德、刘先云、邓长珍、李昌予、李竞武、陈少芬、陈功、陈敖琪、陈凯、余善富、金君华、金昌代、洪家祯、戎珊明、许蟠美、邢国祥、邵志勇、邵凯蒂、周天真、周欣樱、柯家騄、何南荣、杜鸣岐、徐长庚、张明发、孟鸿勋、诸汉琬、顾曼英、郑炜民、嵇书堂、夏剑萍、姜世昌、袁蓓蓓、程思秉、杨福宇、范建文。班主任周忠方指定陈敖琪为班长,范建文为团支部书记。其中,陈凯同学因个人原因中途离班,最终毕业回所工作共39人。


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教学计划和课目是按仪表所工作之需,由仪表所领导、仪表所顾问苏联专家卡萨特金和学校德国专家魏斯福洛格共同策划设置的:有基础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材料学》《电工学》《外语》《马列主义哲学》、体育等,除《马列主义哲学》由周忠方亲自任教外,其余全部由学校老师任教。


专业基础课有《机械原理》,由仪表所的吴安意老师任教;《仪器制造工艺学》由仪表所的项义斌、曾长春、姜文湖、何亚南等四位老师分专业任教;《调节原理》由仪表所的李月景老师任教;《工业电子学》由仪表所的张淞荃老师任教;《金属工艺学》《机构学》和《工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由学校老师任教。


专业课的《工业测量仪表》由仪表所的孙怀清、杨根生、王昌弟、张厚民、尚林富和学校的纪树庚、秦永烈等七位老师分专业任教;《工业调节器》包括气动调节器、电动调节器和自动控制装置,由仪表所的李月景、纪士廷和叶新山老师分专业任教;《气动、液动、自动学》也由李月景任教;《设计系统学》是东德专家提出要学的,根据德国教材,由学校崇安庆老师任教。


这些课程设置完全按照所的业务发展之需,任教老师都是当时各个专业领域里的专家,教学内容非常深入和切合实际,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很有用,效果很好。


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创建初期有“喜”和“忧”两个方面。“喜”的是同学们接到录取通知时规定直接到上海仪器仪表科学研究所(当时是1958年8月,在岳阳路170弄1号)报到,报到时得知,毕业后全部回本所工作,这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当然是高兴之事,无需多叙。“忧”的是,报到时仪表所告知大家,因所里急需科研人员,要求快速培养,学制为两年半专科,但要学完一般四年制本科的主要课程,每周六天上课,每天六个课时,晚上两个课时自习,学习很紧的。这两年半的专科学制引起了大家思想上很大的波动:首先感到名声不佳,似乎低人一等,面子上难堪;其次,担心时间短而学的东西少,将来不能胜任工作。因此,相当多的同学情绪很大,致使开学初期学习积极性很差,上课打瞌睡......,第一次测验有一半以上不及格。这种状态,很可理解,因为大家都清楚自己高考成绩是不差的,录取本科应是无问题的。后来,班主任周忠方老师给我看了同学们的高考资料,确实不错,成绩都较好,其中有两位同学李竞武、杨福宇的数学还考满分,大部分同学的“初步录取栏”里己盖上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的章。难怪大家有情绪,无可非议。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周忠方老师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1)开学不久,请王良楣总工程师来作报告,王总来之前,周老师跟大家介绍了王总的情况,称王总是二级工程师,相当大学的二级教授,是我国仪表行业的国宝,是我们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创建人。这样,大家虽然未见过王总,但心里上已对王总肃然起敬。一个周六下午,王总来学校给我们作报告,大意是,从什么是仪器仪表讲起,在工业上起什么作用,而我国如何落后,国外如何先进,仪表所要迅速发展,急需科技人员等等,他透露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学生,是通过上海高考办的关系,让仪表所在一部分考生中挑选出来的。他说部局领导非常关心,所领导很重视,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全部回所,为仪表事业作贡献,是大有作为的,是很有前途的。王总讲了整整一下午,大家报以热烈鼓掌。王总的话对大家触动很大。后来全班讨论了好几次,思想开始扭转,情绪开始趋稳。在两年半中,王总在百忙中来过两次跟同学们讲话,这可以说,对我们以后一生的工作起了关键意义的作用。(2)组织我们到所里参观,了解所里的实际情况,看各研究室的研究产品,让我们增加感性认识。(3)组织我们参加所里重要的全所大会,所长和书记接见我们。逢年过节,让我们参加所里的活动和聚餐,使我们增强对所的感情。(4)精心安排我们的生活。开始近一年,学校校舍困难,周老师在学校附近的长白三村租了一批住房,条件比较舒适,每天旱晨集体去学校,晚上自习课后集体回宿舍,很有集体精神,再加上学校伙食较好,周六下午四点放学回家,周日晚上返回宿舍,因此生活比较愉快无忧。从第二学期开始,就转住到学校宿舍,各方面就更好了。(5)班级和团支部组织各种活动,例如组织参观仪表厂,讨论“五十年后谁对国家贡献大”,出墙报进行有关宣传等等,来激励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第一学期的一系列措施,同学们的情绪逐渐隐定下来,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好转,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任课老师们很高兴。同时,班级的精神面貌也很快转变,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走在前列,经常受到学校的表杨,第一学年终结学校评比时,被评为先进班级。从此,过去的消极因素得到彻底扭转,不断地进入上升通道,直至1961年2月,同学们终于学完全部课程和完成毕业设计,愉快地回到研究所,走上工作岗位。


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教学,有三大特点:(1)教学课程的设置完全按照仪表所的专业需要,做到因需施教,学以致用,教学有效率较高;(2)德国专家建议的《设计系统学》,对以后的研究开发工作的思维上有很大邦助,有了“入门之路”;(3)毕业设计的课题全是仪表所的研究课题,由仪表所的研究人员任指导老师,利用所里的一切科研条件,毕业后回所参加该课题组工作,很快就能上手发挥作用,其它学校的学生是很难享受到这样的优越条件的。


创建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最大成功之处是:系统地培养了一批国家急需的人才。学生们在两年半时间中,不但专业学习非凡紧张,还应参加军训,劳动锻练和各种活动,每一方面都不能落后,任务异常繁重。而学生们仍充满信心,互帮互助,战胜了许多困难,在红专两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胜利毕业,愉快地回所工作。回所后,三十九位同学遵循所领导的分配,在科研开发或科研管理岗位上很快进入角色,努力工作,在工作中继续学习,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很多同学已成长为仪表所的各级领导和各专业领域的专家,成为行业决策、行业规划和科技攻关的骨干。实践证明,仪表所领导在1958年作出创建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决策是正确的,英明的。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全体学生也兑现了自已“为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争气”的诺言,为仪表所领导的正确决策争了气,为我国的仪表事业作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肯定,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创建过程中,最大的功臣当归王良楣总工程师,他不但首先向国家提建议,还亲自安排教学大纲,两次来班级给学生们作报告,做思想工作,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们是铭记在心。第二位应是班主任周忠方老师,他具体负责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工作,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关心安排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对班级的成长付出了巨大精力,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成功,他功不可没。第三位是邵全毅老师,他是周老师调到北京后来接班主任的,除了关心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外,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回所工作安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学们也很感谢并永记在心。除上以外,许多担任教学工作的老师们付出了很大心血,也是大家没有忘怀的。至今,每次同学们聚会时总会以敬爱之心想到、谈到为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作出贡献的功臣们。


现在,工业仪表与自动装置专修科的同学们都己退休,但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仪表所的教育和培养,为同学们提供施展才能、为国贡献的良好平台。同学们热爱为之奋斗一生的仪表所,祝愿仪表所不断发展兴旺!


文章由仪表圈小编节选自《飞鸿踏雪泥》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