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振:真正的专家应该是怎样的?

2022/7/18 0:27:3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community/4333.html

经常和老石一起吐槽纷纷攘攘的制造圈—他说你要么写个《如何区分真假专家》的主题。C博士听说后非常积极,隔三差五就问“写完了没有”?但是笔者的感觉这种话题似乎容易被人砍。和几个朋友微信里交流了一番,似乎都还挺关心。毕竟,平时都是写严肃话题,讲求中立而客观的,写这种八卦性质的话题,也不是擅长的,这很容易带有主观色彩而难言客观中立。

笔者
想了想还是不要写《如何辨别真假专家》这样耸人听闻、得罪人的标题,我们还是应该温和且以探讨的方式去分析什么是真正的专家,或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专家?如何培养和养成这样的专家?

在这个过程中,也听取了本人的一帮朋友的意见。

数字化转型

专家得有深刻专业的见地

在诸子百家时代,“子”是用来表达宗师级存在,那通常都是要开山立派,如孔子、墨子、韩非子、荀子。到了后世,还有“学家”,如物理学家、数学家-这些都是要有同样的地位,以其独创之学术和知识领域的地位,被奉为大神或宗师一样的存在。

而学者,研究某个方向且能够有深刻见解,就像研究红学-那就是对红楼梦方面极为精通,但学者通常并不具有独创之门派能力。就像你报考哲学专业不代表你的哲学水准,而只说明你对哲学发展以及哲学各大学派的见解的了解-这最多是个学者。


专家,至少说在某个知识尤其我们讲技术领域有深入研究,独到见解,且形成对于此类专业领域问题的独特思维方法或模式。专家,是要解决问题的,专呢,肯定是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而“家”则是具有独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至少它得是有完整的方法论体系,以及清晰的思路。


专家,可不是会弹钢琴就称为钢琴家,而是对音乐有独到理解,并能用乐器进行精准的演绎。


尽管我们可以说很多专家的特点,但是,如果他对自己所属方向没有专业背景、以及实践的话,那么,就不能称为“专家”。你如果长得帅,可以称呼你“帅哥”,你若是品格高尚,可以称为“品格家”。


专家,其实是一个具有局限性的称谓,通常会被限定在某个具体领域。


专家一定经历过实践中的失败

对专家的浅薄认知,来自大约7-8年前,智能制造开启热潮的时候。参加某协会举办的关于智能制造的会议,开题的是位知名大教授,讲起智能制造之目的、架构、好处、展望。非常波澜壮阔的给我们展示了未来制造的宏伟蓝图。但是,像笔者这种“见多识广”的-其实无非就是刚好这方面资料看的比较多的人,基本上都能看出来资料的出处。

后面有位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女教授登台,发现她讲了一个非常小的话题,印象中仅仅是解决某个系统连接测试方法这类看上去不大的问题。而且,图片上是自己实验室里有点混乱搭建的小DEMO。她还提到了一些不大可行的地方,言明自己也感觉到有些困惑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议,然后谈到她打算未来再进行一些新的测试看看。你是不是会觉得“就这”?


但是,在笔者的印象来看,后面这位教授才是真正的专家。因为,真正的专家在笔者看来是亲自动手干过的。而且,她一定会讲到难题,或者与理论不大一样的地方,或者遇到那些实际的坑,不是说什么都是正确、可行或有好的结果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失败。在笔者看来,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任何的科学、工程问题,其实都是这样的,大量错误、不可行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构成知识—因为,只有这样,科学上我们才离真相更近,工程上我们才离最优更近。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


这就像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尔斯.波尔曾经说过“所谓专家,就是在一个很小的领域里把所有错误都犯过的人”。想想也是,如果你没有犯过错误,就很难真正掌握知识。错误-是更大的知识,专家在知道什么可以(Know-How)的同时,他一定是经历过更多的不行。


要想言之有物,必须得在现场踩过坑。


既然C博士如此关注这个话题,我就问C博士她眼里究竟什么是专家?她觉得还是要“言之有物”!不要像浮云一样飘在空中,难以落地。这的确符合今天很多场景里的讨论给人的印象-看上去格局颇大,讲起来都是有套路的,但是,却似乎缺点什么,其实,就是缺“实证”。就像很多讨论数字化转型,但都停留在各种所谓的“提升效率”、“赋能”、“创新”,听上去有道理,却不能有什么具体落地的明证。要想言之有物,就得真刀真枪干过的人,才能言之有物。解读、分析、展望,这种,其实都是不算的。世界上的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绝对,但是,在制造业这个圈里,如果你没有去过现场真的干过,还是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因为,制造业的专家,难就难在想法和实践之间不是那么轻松的。此所谓“现场有神明”。


问行业媒体的X小姐,她如何看待专家这个角色。她参加各种会议,在她看来真专家通常谨小慎微,言辞间还有待求证,而与之相反,假专家无所不能。想想也是,在各种论坛上,各种被称为专家的人出来表演,大谈智能制造的未来、元宇宙的未来......畅谈世界将如何改变,但是,都很空洞、玄虚,而另一方面,真正的专家往往会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来讲述这些话题。并且,真实的世界一定有很多坑,踩过坑的人最清楚—听的人自然明白,干过的人也会颇受启发—这才是专家,让大家少走弯路,而不是引到一个路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深入浅出”,用听得懂的话来表达

真正的专家,应该是对所在领域吃的非常透彻,并且,很重要的在于能够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讲给大家听。郭朝晖老师也经常批评一些“故弄玄虚”,非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显得很专业,而实际却不专业,甚至违反基本的常识。就像何不食肉糜一样去分析制造业中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伪专家往往特别喜欢追逐“热门”、“潮流”、“前沿”,而又不能结合制造业的实际,其实还处于总体比较落后的状态,那些来自国外舶来品通常建立在人家的自动化、数字化、标准与规范、软件等相关发展基础上而提出的。就像工业4.0,实际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基础的“集成”,而因此,规范与标准成为首要解决的:它有一个默认值,即,质量问题、技术、软件等问题已经有一定基础,因此,默认中并不谈及基础问题;另外,很多词的背后有一些来自金融、咨询业、以及商业组织的推动力,他们推动的目的往往在于借此引发投资,吸引客户购买咨询服务,就像如何打造数字化,就需要咨询公司的帮助,商业目的背后的热点,其实,往往代表潮流,与产业实际仍旧有一定差距。


另外,以有限的认知,就像很多年前在某群里,某位知名工业4.0专家说自动化就是3.0,我就问他在4.0之前可不存在工业3.0这个概念啊!而且工业4.0与具体的产品没有关系,很多人仍旧停留在产品、技术、方案的视角去理解趋势,比如有企业就说他们有工业4.0完整解决方案,这种听上去很业余。


在《技术与文明》里,作者提到了日本农业与美国农业发展的两条不同路径,美国看重机械化,而日本看重生物技术提升产能。原因在于美国土地广阔,而日本土地稀少,这决定了其发展道路的侧重不同。同样,任何的制造业发展道路,其实,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都必须建立在自身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寻求问题解决。


解释型专家-春花的故事

在写此文的开头时候,偶然和某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讨论起春花与华为的事件。这位朋友大概有点倾向于花教授。因为笔者就想到自己正在写的话题,说了句“假专家太多了”。这位朋友显然不认同质疑“专家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个好问题。刚好笔者在写这个话题刚刚起了个头。笔者特别想基于结构化思维-体现下工科人的刻板,建立一个评价标准,主观与客观量化的结构-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准确性、精度、公正性、相关性、重要性等指标,制定一个衡量专家的评估系统。

想想太浪费时间了......算了。


其实笔者留言质疑花教授是个伪专家的质疑不是此次事件,而是去年她已然被人追溯其理论有很多牵强附会,倒是与Vincent Ruggiero的解释非常相似,即,她在用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方式来解释成功企业。


人类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倒不如说是倾向于为事物寻求合理解释的动物-
Eliot Aronson

要想佐证花教授们的这种情况,特别需要推荐阅读另一本书,樊登读书会去年7月专门推荐过,即,《光环效应》。在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很多商业管理类的分析,无法做到像自然科学那么精准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并可在实践中验证。这也导致了在很多情况下,商业营销案例的“故事”特性,他们算不上科学分析,而仅仅是讲故事。


这不难理解,如果要想畅销,那就得按照“故事”的吸引力特性来进行设计,例如,必须得有大的公司做“研究”对象,而且得有冲突、巨大的转折,这些都得符合“故事”吸引人的特性,还得娓娓道来,这难免让一些喜欢励志、喜欢喝鸡汤的人深陷其中,大概很多人都是这样觉得自己也似乎迈入了“商业世界”,并且“格局大者”,毕竟,能够探讨商业世界的沉沦与波澜壮阔,难免不让自己内心充满点小小的优越感—毕竟,大部分人还在为柴米油盐而奔波。


为什么后来不想论证花教授是否“真假专家”这个话题-因为,当天买了花教授的书《管理的常识》,看了第一章所谓的观点,我就觉得没有啥必要在花教授身上浪费口舌,如果“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事”,“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否一致”—这都是常识的话。各位看客,用你们的常识判断一下花教授是否有常识?


她可能不值得去讨论-因为,她比很多《光环效应》里描绘的管理学畅销书的作者还要差点意思。用脱口秀大会里杨笠的话套用花教授其实就是“普通而自信”的女人。


其实,这很普遍,正如Vincent Ruggiero在其《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中,作者所提到的:
“我们大多数所谓的推理在于为我们继续相信已经相信的东西寻找理由”。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其实,思考是很难的,奢侈的。

实事求是,说真话,说实话

大多数人都认为专家应该“实事求是”—说真话,说实话。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所谓专家,并不基于理性与思辨,而是通过渲染情绪、给自己加载情怀的人设。这没有什么不好,作为任何一个人所处的家国都有立场,但是,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合理”的逻辑,然后再表达立场,并且,清晰明了的表达”事实是如此,可我的立场是什么”。

专家,必须要有清晰明确、客观公正的专业态度,但,我们绝不反对专家有立场—就像大家常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但是,我们的逻辑应该是思辨然后立场,而不是用立场代替思辨,甚至,根本就不是立场,纯粹的情绪代表思辨—这很误导人。


解释型专家出现,除了像经管领域的特别情况-因为,他们依靠解释成功来贩卖焦虑或提供咨询。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专家用于解释决策或解释可行性,这就很麻烦,因为,专家的身份和角色用于


“站台”或“背书,出于某种利益或目的,只能用于解释。


在视频号里,有非常多的大师,总是试图让你相信,你的企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某大企业都是靠他的流程、战略分析,进而脱胎换骨,凡此种种,就是让你觉得你到处都是问题,而他是那个可以给你解决问题的,而且他费用不低。


真正的专家,往往会聚焦在某个专题上,因为真正的问题,可能不是那么顺利,需要诸多约束条件,以及需要反复采集数据、论证等,这完全与“快速”决策的领导魄力相违背。


专家一定是保持开放与学习

专家,避免保守,这很关键,只有真正的专家通常保持“敬畏”,而且“开放”,注重好奇心。

在制造业领域,经常打交道的彭瑜老先生就是一个典范。1938年出生的老先生,现在还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点是我们这些后辈比较钦佩的,记得以前老先生在SIPAI还上班那会,会打电话问有什么新东西给他学习一下吗?因为很近,笔者就抽空带上些资料去老爷子那里坐一坐,老先生会给笔者介绍一些思想,理念。后来几年,老爷子笔耕不辍,写一些技术观察类,都是些前沿的,他会认真学习,然后发表看法。要知道,大部分人不要说如老先生80多岁还在学习,可能40岁就不怎么看书了。


彭老师还有就是专家的另一个典型特质“正直,坦率”,如老爷子自己所说,可能这样的自己也不适合混个领导,还是适合于工程与学术,但是,至少在退休后,还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老爷子,像以前的纺织机械专家周锦培老先生、上海情报所前所长缪先生 –这些老先生虽然年纪是大了,但,一直保持着开放学习。


能够在八十多岁,保持,学习,且开放的向他人请教,这种精神可能才是真正的专家风骨。尤其早期受过良好教育的专家身上,我们能看到其功底扎实,谦逊与严谨、开放学习的态度与精神。


开放学习,其实,就是保持一种“开放”状态,这也是在写这个文章的时候自己要反思的,昨晚和MS的管先生交流,他的意见还是我们也要认知到我们的无知:也许花教授有其独到之处,尽管笔者还是认为花教授是个伪专家。但是,笔者觉得这话没有错,“无知而不自知”对于我们经常是一种常态,因为,我们毕竟见到的世界有限,我们认知的世界有限。每个人都在一个既有的框架下思考,无论受到家庭、阅历、体制等的约束,这都是存在的。


总结

我们当然希望我们身边有更多真正的专家,帮我们了解这个世界,让我们的制造业真正的发展受益,为我们指明方向,了解真实的世界,否则,将使得我们在错误道路上!尽管,在工程中,试错是必要的,可这种超出常识的错误却是没有必要的,尤其在认知和思想领域,这种偏差带来的问题更大。

如果真的来总结,大家心目中的“专家”应该是:

◆ 专业精深,可为名师,还可解决问题;
◆ 实事求是,不哗众取宠;
◆ 深入浅出,不故弄玄虚;
◆ 坦率真诚,有风骨;
◆ 开放学习,谦逊而好学;
作者:宋华振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