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的创新理论为什么难落地

2021/1/29 0:42:0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community/3574.html

我经常读到国内某些智库发表的观点,谈我国企业应该如何创新。这些大论介绍了国外的成功做法,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但我总觉得很难在中国落地。

首先是概念不一样。


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外的概念其实并不一样。国外的“创新”,往往做“从0到1”或超越极限的工作。所谓的“新”,是和世界上其他所有企业比的。


而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本质往往是“模仿”。不是“从0到1”,而是“从N到N+1”:是去做过去自己不会做的事。“新”体现在和自己的过去比。两者的难度不一样,方法自然也不同。人家爬珠峰的办法,并不适合我们爬佘山和香山。


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除了全新的产业,企业往往要穿越“引进”、“模仿”才能进入“创新”阶段。但是,从跟随到创新过程中个“坎”。国内的很多头部企业,特别是习惯于高标准“引进”的企业,穿越的阻力往往很大、越难闯过舒适区。华为从“山寨”做起,是极少数能够穿越过来的企业,目前却不具备一般性。


其次,我们的创新环境和条件不一样。


我们缺乏创新的市场。我发现:中国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往往难以生存。这不是企业本身决定的,而是市场和生态环境导致的。我常说“叫花子对御厨没有需求”。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御厨服务于叫花子,也难以生存。


中国需求相对落后,对高科技的推动力也就比较薄弱。当我国的经济发展了,市场就有了。但是,这时却发现:我们现在的需求,国外老早就有了;国外企业在这个市场经营了很多年了。中国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有后发劣势。所以,高端市场往往也会被国外占领。所以,我们的创新往往是为了获得领先的“进攻”,而国外的创新往往是为了保持领先的“防守”。


我们缺乏人才。创新人才要熟悉市场、开发和管理。中国科研院所也有人才。但科学家的工作是“产生知识”,而企业创新是“应用知识”。让科学家做技术创新,就像让农夫去炒菜,未必有优势。而且,创新人才是实践中成长的,不是高校里能培养出来的。


以上这种差别,本质上导致创新的“投入产出关系”不一样。所以,同样的办法,国外企业能用来赚钱,国内企业可能就赔钱。在国外合适,在国内就不合适。


“想当富人,不要学习富人吃什么,而是要学习富人怎么赚钱的。”国外技术创新的成功做法,自然是有道理的。但却不一定适合我们。搞技术创新,不能套用国外是怎么做的,而是要考察他们这么做的原因。
作者:郭朝晖(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企业研发一线工作20年;优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学家;东北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国内知名智库、走向智能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原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