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生态正在发生变化

2021/1/13 0:00:5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营销与管理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community/3546.html

我最近意识到:中国企业生态正在悄悄地发生重大的变化。未来若干年,可能会孕育出很多小而美的高科技企业。对企业家和地方政府来说,可能是个不错的机会。

经常听人说,德国和日本的创新能力特别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大量身怀绝技的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专业水平很高、业内知名度。它们往往设立多年的长寿企业,往往是祖祖辈辈都干这一件事。这些小企业的特长,是定制化生产高科技产品。10多年前,为了定制实验室设备,我曾跟着领导去德国拜访了几家这样的小企业。有家企业只有20-30人,居然能给欧洲伽利略计划(空间站)生产电炉。


企业做技术创新的时候,往往需要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单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再高,也不能在所有的方面都具备专业水平。这个时候,就需要从社会上获得资源。于是,这些小企业就成为了专业性很强的帮手。有了这些帮手,国外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就变得很强。

反之,我国的创新能力弱,也与缺少这样的企业有关。中国为什么会缺少这种小企业呢?原因很简单:赖以生存的没有市场。企业要存在,就要有市场,有买有卖才是生态。

前面讲到,这些企业能够有力地支持大企业的创新。但换个角度,大企业能够为他们的技术提供市场、做他们的衣食父母。只有市场足够大,才能养活这些小企业。反观国内的大企业,没有多少真正搞创新的,几乎就没有市场。


直到改革开发后若干年,中国都缺少这样的科技企业。企业缺少技术的时候,往往就到高校去找。但与企业相比,高校做事往往不能专注,科研考核逼得人必须经常找新的课题,而不是对一个技术持续改进。另外,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难传承。


企业中有些具有一技之长的牛人。但高技术往往曲高和寡,需求特别少、不足以养活一个企业。这样,牛人还是要靠单位工资维生,而不是出来建立企业,也就不会有“祖传的技艺”事实上,牛人也难以把自己的本事拿出来为社会共享,是国家和社会的损失。


大约20年前我做政协委员时,认识了不少的企业家。但我发现,当时的所谓“高科技企业”,往往技术水平很低——因为市场需求就是技术水平不高的东西。什么样的市场,养活什么样的企业(所以,房地产商发财也不奇怪)。


但我意识到:最近几年,中国开始有了一些其他企业提供技术的小公司。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很多企业开始对技术本身有需求了,而这种需求就造就了技术市场;其次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只要技术好,就容易在很大的范围内寻求市场。好的技术虽然曲高和寡,但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内却会有足够的知音。


最近我发现,有很多企业急于找到好的技术供应商。我想,这就是技术市场有需求的表现。这说明,中国的制造业真的变了。我国建立科技生态的时机,逐渐成熟了。


我一直讲个观点:高科技要靠知识复用才能实现产业化。同个技术,复制1、2家可能难以生存;复制10家就会生存得很好;复制100家就能支撑优秀团队、支持持续改进,成为真正优秀的企业。所以,国家应该鼓励国企的优秀技术团队从母体中分离出来,服务社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今天中午,我和盐城工信局的领导聊天,谈到一个观点:做一个好的案例,可以推广复制到全国、形成产业;而做100个普通的案例,一个都不能复制,就不能形成产业。政府在配置资源时,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作者:郭朝晖(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企业研发一线工作20年;优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学家;东北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国内知名智库、走向智能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原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