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GB 50227-2017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第4.2.3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串联电抗器宜装设于电容器的电源侧,并应校验其耐受短路电流的能力。当铁心电抗器的耐受短路电流的能力不能满足装设于电源侧要求时,应装设于中性点侧。

实际应用中,对于成套低压无功补偿来说空芯电抗器前置是没有异议的,大家基本使用的也都是空心电抗器,谈到铁芯电抗器可能大家会有一些不同意见,还可能涉及到电容器的接线方式就复杂了,就不多说了,而且关于国标要求也是不是100%适用于100%场合,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是需要特殊对待的。

知道结论了,接下来,我们再分析电抗器放置于电容器前端的优势:
1、抑制谐波
电抗器位于电容器之前,可以首先对电流进行处理,滤除或减弱电网中的谐波电流,保护电容器免受谐波影响,从而更加可靠地运行。
2、涌流限制
电容器在投入运行的瞬间产生的涌流远远超出电容器本身的允许范围,有时其产生的浪涌峰值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00倍以上,巨大的电流冲击不仅造成电容器的损坏,还会造成回路各种开关、电流互感器的损坏,引起各种继电保护设备误动作。电抗器放置在电容器之前,其目的之一就是限制前方断路器及各种投切设备合闸瞬间产生的大电流浪涌冲击,同时也限制了浪涌电流串入前方母线设备造成的电流冲击。电抗器能够有效限制电容器投入时产生的合闸涌流,减少对电容器和其他设备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
3、防止串联谐振
在某些情况下,电抗器的正确配置还能防止系统中出现串联谐振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引起电压升高,对电气设备构成威胁。
总的来说,电抗器前置更有利于谐波抑制、涌流限制和保护电容器及电抗器,还可令整套装置的接线更简洁、占地空间更小,而后置则可能因谐波处理不当导致系统效率下降和设备过热,但如前面说到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有其应用考量。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布置方式需根据电网的具体条件、谐波状况和补偿需求综合考虑,而不是盲目的死读标准,注意到没有上面标准里有一个“宜”字。
到此,低压无功补偿中电抗器放置位置的问题分享结束!
延伸阅读
◆从SVG和SVC看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
◆电容补偿柜原理作用及主要元件配置要求
◆无功补偿共补、分补与混补的区别和优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