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警惕科技界的“说书人”

2022/7/5 17:23:15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community/4301.html

前几天看到一篇批评某网红的文章。他惯于撰写“厉害了”、“吓尿了”的文章。虽然文章多为无稽之谈,却获得了千百万的粉丝。网红本人的文化层次不高,却更善于把握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读者的心理。这是他成功的原因。

最近,笔者儿子迷上了评书。整天手机不离手,让笔者非常头疼。评书说的是历史上的名人和事件,却不是历史事实。说书人的目的是吸引听众而不是还原事实。从这种意义上说,前面谈到的这位网红,本质上也是一个“说书人”。只是他用了现在的人物编写了当代的虚假故事。


以吸引人为目标的时候,往往会牺牲真实性。


我们知道:奇妙和偶然的事件,往往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但是,越是奇、越是偶然,真实度往往越低。听众追求娱乐的时候,并不太在乎故事的真实性。只要说书人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科学家也喜欢奇妙和偶然。但科学家真正喜欢的,是发现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所以,科学家不会止步于简陋的逻辑,而是要用严密的逻辑去分析背后的原因。

说书人

比如,说书人说:诸葛亮借来东风,烧了曹操的舰船。多数听众不会纠结:诸葛亮怎么算到午时三刻有东风的呢? 即便有人问起,说书人也会解释:“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夜观天象,知午时三刻有东风”。如果听众中有人较真的科学家,就会进一步追求:“夜观天象的原理是什么?” 这就是“吃瓜群众”和“科学家”的区别。


智者不会把评书当成历史,也不会把网红的故事当成真实的新闻。但遗憾的是:“说书人”已经浸透到科技领域了,为官员和企业领导解读数字化转型了。


笔者最近读了某位名人的材料。他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方面写了很多著作。但读完之后,却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在他的报告中,罗列了很多真实的技术。但串在一起,却感觉缺乏逻辑。说书人的特点,正在于此。


历史的说书人会远离事实真相,科技的说书人则会远离现实的需求。


从吸引人的角度讲:越是新颖的技术、越是未来的技术、越是特殊条件下产生的技术,往往越有意思。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技术往往是缺乏实用价值、经济性很差。


被现实技术折磨的人,总是想把自己在失败、困惑中得到的经验告诉大家,防止听众误入歧途。“说书人”讲技术,强调的是技术如何神奇、意义如何巨大,鼓励大家往前冲。例如:同样谈了阿尔法狗,目的却是不同的:说书人谈阿尔法狗的时候,强调了这个技术的神奇;我谈阿尔法狗的时候,却是在暗示技术的局限性、希望大家破除一些幻想。这就是差别。


有些所谓的科技报告,当评书听听是可以的。如果当真按照他们说的去操作,那就麻烦了。多数地方和企业其实是经不起折腾的。古人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科技领域的问题,往往也是如此。

来源仪表圈/作者:郭朝晖,工业自动化博士、教授级高工,专注于工业数字化转型及技术创新研究领域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