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陷阱

2021/10/8 11:42:4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community/3991.html

实践表明:当人们习惯于跟随、模仿、引进的时候,往往看不到创新工作中巨大的风险。主要的风险和关键的困难往往落在在他们的视野之外。这样,创新失败的概率就会极大地增加。下面是几个常见的问题

目标需求不清

政府和企业的创新项目立项申请书往往要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多数申请书的格式要求填写的内容往往包括:国内外发展趋势、预期的知识产权和效益、关键及创新点、技术线路、技术指标等。

申请书的要求似乎很正常。但读完很多申请书,却往往不知道项目到底打算做什么。而填写申报书的人往往会困惑:找不到合适的栏目描述自己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申请书中缺乏系统描述功能的栏目,逻辑上存在明显缺陷。


有个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用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但项目却没有说清楚:模型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也没有描述哪些场景是可以优化的。于是,评委搞不清楚:模型为什么能够降低运输量?最近,有些地方建立“工业大脑”、“CPS系统”等,也有类似的问题。


“用户需要的不是钻头,用户需要的是用钻头打的洞”。如果不知道这个洞是打在石头上、金属上、木头上、砖石上,不知道这个孔的大小和深度,也就搞不清楚需要什么样的钻头。同样,用户需要的不是数学模型、不是工业大脑、不是CPS,用户需要的是用这些技术去解决他们的业务问题。只有把业务需求说清楚,才能明确技术的功能和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才能判断技术线路是不是合理;技术线路合理了,才能判断某个具体技术是不是必要的。


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长期、广泛存在,是习惯于模仿、跟随的“后遗症”:如果国外已经有了相关的技术或产品,其功能和需求就是明确的,因而也就不需要重点介绍。自主开发的时候,重点是注明需要改进的地方、与模仿的技术有什么不同就可以了。


开展“从0到1”的原始创新时,功能其实是不明确的。在创新过程中,功能目标的定位存在一个矛盾:功能目标定位高了,现实中难以实现;目标定位低了,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不能战胜竞争对手。许多项目的失败就是功能设计、目标定位不合理导致的。立项时对功能和需求的明确化,有利于在立项之初就避免失败。功能目标模糊,往往是技术线路混乱的表现,是引发创新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确定技术功能的过程却是很复杂的。


技术是用来满足用户需求的。需求是在特定业务场景下产生的,场景明确了才能明确问题,场景明确了才能明确技术开发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所以,需要先描述技术应用的场景,再描述用户的需求和技术功能。所谓技术的功能,就是(技术)系统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处理的逻辑是什么。技术功能明确了,才能判断功能实现的技术逻辑是不是合理。许多项目申报书淡化的恰恰是这类逻辑。


笔者认为,创新项目申报表、评审表等文档,反映了科技主管单位对创新的底层认知。这些认知是模仿、跟随的时代形成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必然会阻碍创新的发展。


评价标准混乱

在我国的创新项目申请表中,往往需要填写“国内外发展趋势”:国外怎么做的、竞争对手怎么做的。这种要求,其实也是技术跟随时代的产物。事实上,等到技术趋势都能总结出来的时候,创新的机会基本上就丧失了。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评价创新项目时,往往要求用“创新点”、“理论水平”、知识产权来衡量创新的水平。这种做法其实也是改进和模仿时代的产物:既然是改进,就要有对比才行。改进型项目的比较对象是天然存在,原创性技术却缺乏天然的比较对象,反而不容易找到“创新点”。事实上,系统性、原始性创新要尽量避免局部的创新,尽量争取用成熟的技术达到技术目标。换句话说:创新高手会尽量避免出现过多“创新点”。


任正非曾经告诫华为的员工:不要为了炫耀锄头,而忘记种地。他的意思是:不要只关注技术本身,而是要关注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但我国许多地方的做法往往相反。他们在评价一个企业是不是科技企业的时候,经常把专利数作为指标;评价一个企业是不是智能化的时候,经常去问机器人、AI用了多少,甚至会问有没有采用深度学习算法。


笔者曾经编过一个段子:某个高档品牌汽车的顶部有块宝石。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用宝石识别这款汽车:车顶有宝石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于是,另外有家企业突发奇想:在自己的车上安装更大的宝石,并对外宣称:更大的宝石、更好的汽车。


这个段子强调的是:要关注技术本身,而不是技术的“标志”。如果用“标志”评价创新,就评不出好的项目,反而让人们走入歪门邪道。有些国家级奖励的评审,就陷入了这样的逻辑。


创新过程还会遇到一种比较普遍的问题:用同样的标准去评价和管理不同的项目。


我们知道:创新项目和非创新的难度差距巨大。不同的创新项目,就像不同难度的试卷。用同样一把尺子评价不同的项目,就像把大学试卷和小学试卷放在一起,最终只用分数评价。这种做法,不利于鼓励创新。


国家项目往往让专家去评。但对技术创新不熟悉的专家,对用户和需求的理解不到位,就不能代表用户的利益,进而也就不能代表国家的利益。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好处,是用户去评价而不是专家去评价。用户评价针对的技术本身,而不是技术采用了什么先进的理论。但在发展中国家,真正的高科技未必能从市场上赚到足够的钱,市场评价机制可能会失灵。这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廉价思维作怪

国外企业有“先发优势”、产品质量往往更好。中国企业要抢占市场,就必须将成本压低。我国的产品之所以能做到廉价,与劳动力成本低有关,也有与廉价的部件和原料有关。所以,我国传统的“创新”工作,往往以降低成本为主。

但在技术引领阶段,这种习惯往往是有害的。从事原始性创新时,技术风险要大得多。廉价部件或材料往往质量差一些,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并可能大大延长项目的周期,容易导致创新失败。“从0到1”的创新往往是先聚焦技术的功能和质量,技术成功后再考虑降低成本,不宜过早地考虑降成本的问题。


在创新过程中,一个优秀的人才抵得过几十、乃至几百个平庸的人才。舍不得在优秀人才身上花钱,也会导致创新的经济性变差。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