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大起胆子往外走

2021/6/11 7:52:0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community/3826.html

几年前和同龄朋友聊天,谈到一种现象:50后、60后的人往往是我国许多科技单位的领导,业务水平却往往不咋滴。与老一辈的人相比,往往感觉到“大师远去、一代不如一代”。与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一代相比,又感觉到“后生可畏、年轻人了不起”。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呢?


我们后来分析认为:这与人才的快速提拔有关。文革期间,我国大学停止招生很多年、与国外的交流也停滞了很多年。改革开放之初,极其缺乏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迅速地提拔了一篇高学历、留学人员。很多人30岁左右就身居高位、以学术权威的姿态傲视群雄。


但带来的问题是:这些人在一线、基层锻炼的时间太短了。拔苗助长式的提拔,对人才的成长其实并不有利。真本事都是干出来的。尤其是在工程领域,不认真地干上十年,对工业的理解是肤浅的。经历实践、创新的人,认识深度和学习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的:牛顿定律很容易学懂,并不意味着你的水平和牛顿一样。优秀的科技工作者需要悟性。悟性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调整思路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有人说:优秀的学者往往有哲学思维,就是这个道理。这话反过来说也行:思维没有深度的所谓大学者,其实只是机会好,并没有遇到过什么难事。悟性的培养要依靠实践、创新,而不是读文章、听报告。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时提拔的人才:弄几个专利、写几篇二流的文章、弄一个小的科技项目,就被吹上天了。人一旦被吹高了,就难以真正深入地钻研业务了。某些院士的真实水平,不如现在某些优秀的博士生、青年教师、企业工程师。但这些人的地位摆在那里、权力摆在那里。无论去哪里,都被称为“指导工作”、被吹捧为“高瞻远瞩”。久而久之,他们还真以为自己水平很高了。但事实上却是:所谓的“高瞻远瞩”,其实是“无知者无畏”。


我非常同情科技界的年轻人,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与30多年前相比,高校中的人才早就过剩了。科研院所在30年前是盛宴,现在连残羹冷炙都难找了。不要再迷信这些体制内的岗位了。


年轻的博士、硕士们应该大胆地走出象牙塔,到企业中去、到社会中去, 为社会创造价值、也去体现自己的价值。有了创造价值的能力,就有了尊严和底气。你随时可以说“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必留在体制内陷入内卷、去争抢那些少得可怜的岗位,去溜须拍马、抱怨和憎恨呢?


靠自己的努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靠谱的。

作者:郭朝晖(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企业研发一线工作20年;优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学家;东北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国内知名智库、走向智能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原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
  1. 郭博士每篇文章都很接地气,真正了解行业的大师,类似这种事情,本人遇到过很多,基本都是倚老卖老,想反驳缺又考虑面子问题,要不就是被商务的人拦下,后来也只是付之一笑。

    匿名用户
     2021/6/29 1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