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谈智能化与优化意识

2021/3/28 16:10:1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热点聚焦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news/3672.html

工业企业内部的数字化转型往往是针对管理问题的。管理问题是与人相关的问题。

若干年前,有人希望用模型和算法优化生产调度问题。现场调查时,工人告诉他:我的需求就是把眼前这堵墙打掉,换成玻璃的,让我看到下面的情况就可以了。原来,为了更好地调度,他经常需要打电话了解情况,甚至要自己走出去看看。直接能看到,就容易指挥生产了。换句话说,他的要求是得到信息。


我在现场时,也经常看到一种现象。中控室接到电话:浇钢速度慢一点,后面的钢水跟不上了。遇到这种情况,即便有透明的玻璃也没用:因为这个消息来自于另外一个车间,肉眼根本看不到,也只能打电话了。


信息化时代,人们着眼于通过网路给人提供信息,让人们管理得更方便。但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人们想的是:如何让计算机帮助人、代替人,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得比人更好。


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互联网可以让人们同时关注到更多生产环节、计算机可以让每一个决策更加优化。比如,可否事先协调一下,尽量避免前工序掉链子呢?速度改变的次数是不是可以少一点?速度影响产量也影响质量,能否更好地优化速度?


目前,数字化转型遭遇的一个重要困难是找不到价值点。我一直认为: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有优化意识。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想一想: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有了优化意识,就容易想到一些值得做的事情。有人说:推动精益生产很重要。我觉得,精益思想的重要性,或许是能够带动人的优化意识。


做现场调研时,工人经常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影响了我的工作,但却很少有人提出“如果要我做得更好,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因为人们往往不愿意给自己惹麻烦,也不愿去关心那些自己管不了的事情。


按照我的经验,谈到这些“优化”时,人们往往会有畏难情绪。原因之一就是涉及到的人和环节太多,按下葫芦浮起瓢。这是数字化转型的另外一个难点。我想,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是企业文化和责任心问题,需要那些有追求的“偏执狂”才能推动起来。轻轻松松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情况,恐怕也不常见。


人们常常把数字化转型看成技术问题,但现实中真正的困难往往不在技术上。

作者:郭朝晖(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企业研发一线工作20年;优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学家;东北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国内知名智库、走向智能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原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