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us两线制串行总线通信标准原理、特点和典型应用

2025/7/16 20:40:2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电子技术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tech/6158.html

M-Bus(Meter-Bus)是一种专为计量仪表(如水表、电表、气表、热量表等)设计的“两线制串行总线通信标准”,由欧洲标准EN13757定义,广泛应用于远程抄表和能源管理系统。 

M-Bus两线制串行总线通信标准

概述

M-Bus由德国Paderborn大学的Dr. Horst Ziegler与TI公司等机构共同开发,旨在满足公共事业仪表的远程数据采集需求。它采用两线制总线结构,支持半双工异步通信,传输速率在300~9600bps之间,水表波特率通常是2400,可连接数百个从设备,有效传输距离可达1000米。

M-Bus特点

M-Bus是一种主从式、半双工、总线供电的低速串行通信总线,特点如下:
1、两线制:仅需一对双绞线,同时传输数据和供电(类似PoE)。
2、总线供电:主机提供36VDC电压,从机通过总线取电(典型电流≤1.5mA)。
3、无极性连接:接线时无需区分正负极,简化安装。
4、抗干扰能力强:电流环通信方式对电磁干扰(EMI)不敏感,适合工业环境。
5、远距离通信:可靠传输距离可达1000米(波特率较低时)。
6、拓扑灵活:支持星型、树型、总线型等多种拓扑结构。
7、高节点容量:单总线可挂载250~500个从机设备(实际受电源能力限制)。
8、低功耗:从机设备通常仅需微安级电流,适合电池供电的智能表计(如无线远传水表)。

M-Bus通信原理

1、物理层
①总线电压:主机提供36V DC(默认值),从机通过总线取电(类似PoE)。
②信号调制:
◆主机发送(下行):通过改变总线电压(如12V~36V)表示逻辑“0”和“1”。
◆从机发送(上行):通过改变电流(0mA=“0”,1mA=“1”)回传数据(电流环方式)。
③波特率:常用300~9600bps(默认2400,低速适合长距离)。

2、数据链路层

①主从架构:主机轮询从机,从机仅在收到命令后响应(避免总线冲突)。
②帧结构:起始符+仪表类型+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符

3、协议层

①标准协议:EN13757-3(物理层)、EN13757-4(应用层)。
②数据格式:采用TLV(Type-Length-Value)结构,支持多种计量数据(如累计用量、瞬时流量等)
③典型协议:M-Bus(标准)、Wireless M-Bus(无线版本)。

M-Bus通信原理

M-Bus典型应用

M-Bus专为计量仪表行业优化,主要应用于:
1、智能抄表
◆水表:远程读取用水量(如住宅小区、工业用水)。
◆气表:天然气计量(如家用燃气表)。
◆热量表:供暖系统中的热量计量。
◆电表:智能电网中的电能量数据采集。

2、能源管理系统

◆建筑能耗监测(如写字楼、酒店)。
◆太阳能/风能发电计量。

3、工业监控

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低功耗设备组网。

4、智能家居

消防报警、环境监测(CO₂、温湿度等)。

总结

1、M-Bus是专为计量仪表设计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总线标准。
2、M-Bus采用两线制总线供电,简化布线,适合大规模抄表系统。
3、电流环通信方式抗干扰强,适合工业环境。
4、M-Bus主要应用于水/电/气/热表的远程抄表和能源管理。

上一篇:NAMUR信号的定义、技术特性和应用场景

下一篇:没有了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