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七种伺服控制模式的特点和应用

2024/5/27 11:29:1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调试维修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tech/5598.html

伺服系统的控制模式是指用于控制伺服驱动器以驱动负载到达指定位置、速度或转矩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伺服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控制模式。以下是七种常见的伺服控制模式:

1、周期同步位置模式(CSP)

在CSP模式下,上位控制器规划目标位置,并通过周期性同步的方式将规划好的目标位置(607Ah)发送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内部负责执行位置、速度和转矩控制,确保精准执行。

2、周期同步速度模式(CSV)

CSV模式下,上位控制器计算目标速度(60FF),并通过周期性同步的方式发送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内部负责速度和转矩的调节,实现流畅的速度控制。

3、周期同步转矩模式(CST)

CST模式下,上位控制器计算目标转矩(6071h),并周期性同步地发送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内部执行转矩调节,当速度达到限幅值时,将自动进入调速阶段,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轮廓位置模式(PP)

PP模式适用于点对点定位应用。在此模式下,上位控制器提供目标位置(绝对或相对)、速度曲线、加速度和减速度等参数。伺服内部的轨迹发生器根据这些参数生成目标位置曲线指令,驱动器内部完成位置、速度和转矩的全方位控制。

5、轮廓速度模式(PV)

PV模式下,上位控制器发送目标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内部负责速度和转矩的调节,满足复杂速度控制需求。

6、轮廓转矩模式(PT)

PT模式下,上位控制器发送目标转矩(6071h)和转矩斜坡常数(6087h)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执行转矩调节,并在速度达到限幅值时自动进入调速阶段,保持系统稳定。

7、原点回归模式(HM)

HM模式专门用于寻找和定位机械原点。在此模式下,系统能够确定机械原点与机械零点的位置关系,为精确控制提供基础。

每种伺服控制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选择合适的控制模式对于实现高效、精确的伺服控制系统至关重要。伺服系统也并不是支持每一种控制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任务的需求和特点,选择最合适的伺服控制模式或者将多种模式结合起来使用。


相关阅读

如何进行伺服选型与工程计算
为何伺服电机加制动电阻?制动电阻如何选型和安装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