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丰硫磺制酸发电联调、硫磺制酸尾排和硫铁矿制酸焙烧实现自控

2025/5/3 20:14:2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热点聚焦  文章地址:http://yunrun.com.cn/news/6060.html

硫酸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其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关键路径。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硫磺制酸、硫铁矿制酸两类工艺的实施难点,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硫酸产业格局。

模式创新-发挥企业的两个主体责任

新洋丰硫酸数字化以“零手动”为切入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两个主体责任:

一是项目责任主体是新洋丰,承担80%责任,这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新洋丰把技术提供商当作经验丰富的教练、导师和顾问,把自己当作行动者,从公司高层到技术一线,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制定完善的组织保障、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遇到难题和卡点,项目组成员思想统一,不是解释问题,而是共同查找、分析、商讨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保障了项目快速推进;


二是能力提升责任主体也是新洋丰,同样承担80%责任,为项目持续改进储备专业人才。新洋丰利用项目机会学习新技术,重点培养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人员,这样才真正把数字化转型做成了持续改进工作,也才能保证持续出效益。


这种模式被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冯恩波称为了“新洋丰模式”,并在行业宣传推广,他表示“数字化转型的甲方主体责任感是成败的关键;企业需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积极拥抱新技术,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责任和作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


突破点一:硫磺制酸发电联调实现自控

硫磺制酸过程中的发电控制环节,相较于其他生产环节,因其复杂性高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难点。发电控制不仅需要实现单个发电机组的精准调节,保障发电系统稳定运行,还需从整体能源调度的宏观视角出发,与硫磺制酸工艺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这对自动控制技术的精准性、协同性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

面对这一挑战,新洋丰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推进发电工段自动化升级。其选择从操作频繁的N75低压发电机这一单个发电机单元入手,以该单元为突破口,深入研究其运行特性和控制需求,逐步积累自动化升级经验,进而向整个发电工段推广。


在具体控制策略上,新洋丰创新地将发电有功无功与中低压蒸汽管网压力、母线电压、发电机功率因素、发电机功率因素电流、母线功率因素等多个关键参数结合,进行系统解耦。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分析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制,将原本相互耦合、相互制约的变量进行分离,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实现了对发电系统的精细化控制,大幅减少了因参数波动而需要的人工干预,使发电操作次数进一步降低。不仅提高了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和安全隐患,同时还优化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发电系统与硫磺制酸工艺整体的高效协同。


突破点二:硫磺制酸尾排实现自控

硫磺制酸尾排SO₂控制的数字化转型难点在于多源扰动下的精准调控与实时响应。尾气SO₂浓度受焚硫炉温度波动、催化剂活性衰减、原料硫磺杂质含量等多因素耦合影响,传统PID控制难以应对动态工况。尾洗脱硫不论是采取氨法还是双氧水脱硫工艺,在线监测设备都需要进行反吹,反吹期间,实测值失真,无法投自动。

新洋丰创新研发了“滤波-速率双模控制体系”。首先,在常规工况下采用改进型滤波控制法:通过降低数据纯滞后时间,使系统响应速度提升,但缩短滤波时间导致高频噪声放大,引发控制系统震荡。实验数据显示,当蒸汽压力波动超过特定值时,SO₂浓度调节量会出现幅度递增的周期性振荡,传统PID参数整定无法消除该现象。为此,新洋丰引入速率报警控制机制作为第二重保障-实时监测SO₂浓度变化速率,当检测到短时间内浓度大幅下降时,立即切换至设定值跟踪模式,即暂停PID输出,维持反吹前最后有效值;同时DED模块输出尾排真实值,待反吹结束且速率恢复正常后,系统自动切换回滤波控制模式,实现平稳过渡。


突破点三:硫铁矿制酸焙烧实现自控

硫铁矿制酸传统焙烧工段依赖人工操作,工艺流程单一且缺乏灵活性,如原料配比、温度控制等环节标准化程度低,导致数字化系统难以直接适配。

面对焙烧炉复杂工况、关键指标容错率低的严峻挑战,新洋丰深入生产现场,分析操作人员对焙烧炉控制的操作逻辑,深挖痛点、精准破题。为攻克风量、炉压、氧含量沸腾炉温度相互干扰的行业痛点,一方面结合历史数据和趋势深度分析、寻找规律;另一方面广泛查阅专业文献,引入行业前沿技术,实现跨界融合,创新破局。同时还编制《硫铁矿制酸焙烧炉自控操作手册》,制定了完善的应急措施,针对氧表、温度等关键变量,增加冗余,确保故障时能立即切换,将误操作风险降至最低。


历时一个月,最终将炉温波动降至±2.5℃,氧含量波动降至±0.3%,焙烧红渣残硫指标明显下降,沸腾炉底运行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一技术成果具有较大意义,从环保方面看,可减少SO₂逃逸、残硫污染;从能效方面看,可降低原料与能源单耗,延长设备寿命,提升产能利用率;从技术竞争力看,标志着我司掌握了精准控制技术,为硫酸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示范。


“这段攻坚克难的经历,让我们对工艺本质的认知焕然一新,只有始终保持对生产一线需求的敬畏之心,才能设计出精准有效的算法”,这是项目组的真实心声,他们表示,将以此次为突破点,加速推进全流程数字化升级,为硫酸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更高标杆!



新洋丰在硫磺制酸发电联调、尾排及硫铁矿焙烧自控的“零手动”实践中,以创新策略攻克技术难点,大幅提升控制精度与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与污染,为硫酸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新方向。

数字化转型是新洋丰重要战略之一,作为磷化工行业领军企业,新洋丰将持续深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生产运营的融合,在全产业链推进数智转型升级,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场景,积累实践经验,为磷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引领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